今年以来,基金经理变动挺频繁,前有冯明远、王宗合的部分产品卸任,后有诺安蔡宇滨、中银白冰洋的离职,还有邬传雁的清仓式产品卸任。
一时间基金经理离职潮声音再起,基民们人心惶惶,担心自己也碰到。
但bo姐最关注的,并不是所谓离职潮,因为潮水年年有,最后也都归为涟漪。bo姐关注的,是长期以来,蔡宇滨和白冰洋业绩很好,规模却变小,不被人看到(蔡宇滨的规模还在正常范围,白冰洋老产品规模离谱)。
(资料图)
而且仔细探究下来,这并不是个例,而是一个现象:优秀的业绩,未必能带来产品规模的增长,进而带来基金经理收益的提升。
如果一家基金公司,有大量此类案例,那是非常需要警惕的。这可能比明星基金经理的离去隐患更大。
10倍基几乎都经历过离职
先说一下,担心基金经理大规模离职的,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了。
基金经理变动是常态,这次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这是过去十年的基金经理离职人数:
看起来是不断创高,但要知道,截至去年底,公募基金有3200多基金经理,按此计算,每10位有1位离职。
而2015年的时候,只有1470位。粗略计算,每10位就有2位离职;2013年,有935位基金经理,每10位就有1.5位离职。
所以,从变动率来看,并不能说基金经理离职更加频繁了。只不过,因为从业人数多了,变动的数量也就更多了。
此外,基金经理变动,并不代表产品就不能持有了。
对于基金经理离任了产品怎么办,bo姐已经说过多次,一看接班基金经理的风格,二看公司团队实力。
比如接手蔡宇滨诺安低碳经济股票A的韩冬燕,7年以上基金经理任职经验,价值投资风格,兼顾成长。代表产品业绩也很不错,这个是完全可以继续拿着的。
然后关于公司团队实力这块,有两个数据可以直观高效判断。
一个是海通证券的基金公司整体业绩排名;另一个是公司老产品的长期业绩情况。前者说明公司投研实力;后者看基金公司能否妥善处理好基金经理的交替。
Bo姐做了份统计,历史上的10倍基,一共有30只,其中只有朱少醒的富国天惠,没有经历过基金经理的变动。
数据来源:同花顺iFind,截至2023.2.26
最经典的华夏大盘精选混合A/B,先后经历过蒋征、王亚伟等9位基金经理。现任基金经理陈伟彦任职5年304天,年化回报11.21%,同类排名227/545。
数据来源:同花顺iFind,截至2023.2.27
虽然不再像王亚伟时期那样笑傲群雄,但也是属于同类中上游行列。
总之,基金经理变动是常态,以前车马慢,但基金经理的来去一样像龙卷风。如果公司投研团队实力强,是能够实现比较好的过渡的。
好了,解释清楚以后,我们再回到开头提到的另一点:基金经理的业绩和规模、收入不对等。
相比明面上的人来人往,这点对投研团队的侵蚀更加可怕。
业绩好了,规模小了
大众印象里,可能是基金经理的业绩越好,收入越高。
但事实未必如此。
Bo姐整理了一下这次离职的两人的代表产品情况:
数据来源:同花顺iFind,截至2023.2.27
这两只产品,都是他们任职时间最久的,业绩都是同类前列,但规模并不尽如人意,相比最初开始管理时有不同程度下滑。
特别是白冰洋的中银证券聚瑞混合A,明明快做到前10%了,产品规模却不断缩水,如今不足1亿。
将年度业绩和基金份额对比来看,更搞笑了。
诺安低碳经济股票A几个完整年度的业绩情况:
然后是基金份额变化:
中银证券聚瑞混合A:
看到这我们可以发现,产品业绩差了,规模直接断崖式下滑;产品业绩好了,规模却只是龟式增长。
基金经理的收入核心之一,是基金的管理费提成,管理费又挂钩规模。
说白了,基金经理也是打工人,做出了成绩,除了荣誉,也需要实质性的收入上的提升。
业绩做上去了,收入却少了,这谁顶得住啊。
基金小而美,对于基民或许是不错的词汇,但对基金经理来说未必如此。
除了为基民赚钱的情怀,自己也是要应对柴米油盐酱醋茶,北上广深杭南,房价不相信眼泪。
也许有朋友会问,是不是只有这种稳健型,有些绝对收益色彩的基金有这种苦恼呢?
逻辑也简单,基金在熊市亏得少,但是大家都不愿意买基金;牛市嘛,又往往跑不过科技成长,大家更愿意选成长风格的。
作为对比,这是白冰洋的爱人——丘栋荣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的变化。虽然成长风格中也有缩水,但在价值行情中,规模爆发,冲上百亿。
此外,也不乏绩优成长风格基金无人问津的例子。
比如曾在银河基金任职的神玉飞,他曾任银河智联混合A的基金经理,任职6年多里,业绩位于同类前1%。
基金年度业绩也大都是出类拔萃。
然而这基金份额,做得越好越下滑是吧。。。
目前,基金已经由郑巍山管理,后者是银河创新成长混合A的基金经理。
对,就是那只百亿半导体主题基金。
而神玉飞目前也离开银河基金,在贝莱德任职。唏嘘的是,他当时的离职,也并没有激起多少水花。
都调侃“蔡经理”四年深耕无人问,一朝离职天下知,其实吧,这已经是幸运的了。更多的绩优基金经理,只是为离职基金经理的统计数据添砖加瓦。
警惕拆队式离职
那么,到底为什么会酱紫呢?什么决定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呢?
Bo姐觉得是四个因素: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、基金经理风格的记忆点、基金公司的销售能力、基金公司资源对基金经理的倾斜度。
历史业绩好理解,这个是基本盘。
基金经理风格的记忆点,鲜活的例子,诺安的另一位蔡经理,半导体专家。
然后,基金公司的销售能力。核心自然是基金公司的渠道资源。这点大公司对中小规模公司,可以说是降维打击了。
另一方面,也包括对基金经理的宣传等。有些基金,别说是基金经理没听过,可能很多朋友连基金公司都没听过。
酒香也怕巷子深,对基金公司来说,不能指望每个基民都去翻业绩统计,去做分析,来发现产品。
最后,基金公司资源对基金经理的倾斜度。对于中小规模基金公司来说,可能资源有限,于是就主要推出一到两位历史业绩出色,有记忆点的。其他后面崛起的基金经理,可能分配到的就很少,年轻基金经理的上升通道却被堵塞。
而基金经理离职,原因也很好理解,那边的平台那么大,现在业绩有了,我想去试试。
长此以往,优秀的基金经理不断流失,公司投研团队是否会青黄不接?
去年,曾有一家基金公司不到3个月走了3位总监,之后业绩也是雪上加霜。
当然,对于大公司来说,可能也有类似的问题。规模较大,资历丰富的基金经理,得到公司内部大量资源倾斜,规模不断膨胀。与此同时,年轻基金经理的上升通道却被堵塞。
只不过,大公司体系建立了,人员多,有更多时间消化。而且只要业绩出色,就算资源较少,可能远远好于小基金公司。
总结下,对于基民来说,不必因为单个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而风声鹤唳,我们要看的,是公司团队的能力,以及公司的资源分配,那些年轻优秀的基金经理,是不是有发挥空间。基金的业绩,是基金经理的能力,也是团队的合力。
对于基金公司来说,如何让那些小而美的基金被看到,是个重要课题。靠一两位明星,可以扩张百亿,但想要再上一个台阶,还是要留住更多优秀人才,打造明星团队。
对于渠道来说,销售导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
最近,中基协公布了2022年四季度销售机构非货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。
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四季度,银行股混类公募基金保有量规模同比下降23.75%;
百强机构中,券商的股混类(股票+混合)公募基金保有量为1.26万亿,同比大幅增长33.84%,环比增长7.62%。
基金代销,越来越考验机构的投研和投顾能力。除了有规模爆款,更要给到基民业绩爆款。
【风险提示】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冰洋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